|
野釣最煩的就是跟一堆餌料較勁 —— 又是泡玉米又是發(fā)酵,忙半小時還沒下竿,太陽都曬到頭頂了。但有個配方我用了兩年,從開料到拋竿從超不過 5 分鐘,材料在便利店、菜市場就能買齊,去年在野河用它釣了 37 條鯽魚,旁邊釣友扛著半箱商品餌,釣獲還沒我一半多。這配方的厲害之處,是把 “簡單” 和 “高效” 擰成了一股繩,不用記復雜比例,不用等發(fā)酵時間,抓幾把混在一起就管用,今天手把手教你,看完明天出釣就能用。
這配方的核心是 “3+2 組合”:3 樣基礎料 + 2 樣調味劑,加起來不超過 5 種東西。基礎料選最常見的:野戰(zhàn)藍鯽(香腥版)1 袋(100 克)、九一八野戰(zhàn)篇半袋(50 克)、酒米 3 把(超市買的碎玉米酒米就行)。調味劑更簡單:蝦粉 1 小包(5 克)、紅糖 1 勺(家里炒菜的那種)。上周帶新手釣友開餌,他盯著這幾樣東西直犯嘀咕:“就這?能釣上魚?” 結果半小時后,他的魚護里躺了 8 條鯽魚,自己都不敢信。其實野魚沒那么挑,尤其是在沒時間提前打窩的情況下,這種帶著谷物香、酒甜味和淡淡腥味的組合,比那些花里胡哨的餌料更對胃口。
5 分鐘開餌流程,新手照做零失誤。第一步:把野戰(zhàn)藍鯽和九一八倒進餌盆,用手抓勻,這倆都是現(xiàn)成的商品餌,顆粒和粉末配比剛好,不用再磨碎;第二步:撒 3 把酒米,別心疼,酒米的香味能快速擴散,相當于邊釣邊打窩;第三步:加 1 小包蝦粉,用手指捏碎撒進去,別倒整包,腥味太濃會招雜魚;第四步:挖一勺紅糖(約 5 克),揉進餌料里,甜味能讓野魚放松警惕;第五步:加水攪拌,水比 1:0.8,用礦泉水瓶倒 3 次水(每次約 50 毫升),快速攪成絮狀,靜置 2 分鐘,最后像揉面團似的搓 10 下,團成一個大餌球就能用。整個過程行云流水,比泡一碗方便面還快,早上睡過頭也能趕在窗口期前準備好。
最驚喜的是 “一餌釣多魚”,不用換餌瞎折騰。這配方的谷物香能誘鯽魚,酒米留鯉魚,蝦粉招翹嘴,去年在一條雜食性野河,我用它從早釣到晚,釣上鯽魚 23 條、鯉魚 3 條、翹嘴 11 條,魚護都裝不下。釣鯽魚時捏成拇指蓋大的小餌,露半顆酒米在外面,浮漂輕輕一點就提竿;釣鯉魚就搓成雞蛋大的團,掛在伊勢尼 4 號鉤上,扔到水草邊等黑漂;釣翹嘴不用捏太實,讓餌入水后快速霧化,在水面形成 “霧帶”,它們會像瘋了似的往上沖。有次在水庫,旁邊釣友換了 3 種餌才釣上 5 條,我用這 “萬能餌” 釣了 21 條,他最后硬是要了一把餌料才湊夠 10 條。
跟著水情 “微調”,效果翻一倍。別以為簡單配方就不能變通,加兩滴東西就能適應不同水域。肥水塘(水面有綠藻、魚星多但不咬鉤)滴 3 滴果酸,酸味能穿透油膩的水層,去年在這種塘加了果酸后,釣獲從 7 斤漲到 15 斤;瘦水塘(沙石底、水清澈)加 1 把酒米,讓顆粒更多,留魚更久;下雨后水渾,多揉 5 下餌,讓它黏一點,別被水流沖散;晴天水溫高,少加半勺紅糖,避免太甜招小雜魚。上個月在雨后的渾水河,我把餌揉得黏糊糊,釣了 12 條大鯽,旁邊釣友的餌太散,全被沖成了空鉤,急得直跺腳。這些微調不用額外準備復雜材料,帶一小瓶果酸、多揣把酒米就行,一點不麻煩。
實戰(zhàn)中藏著 “懶人技巧”,更省時間。打窩不用提前半小時,開餌時抓一把餌料,捏成拳頭大的團,直接扔到釣點,這叫 “以餌代窩”,5 分鐘就能聚來小魚,大魚隨后就到;掛鉤時不用反復搓餌,把大餌球放在左手掌心,右手捏一小塊掛鉤,剩下的用保鮮膜包起來,半天都不會干;收竿后沒用完的餌別扔,帶回家裝在保鮮袋里,放冰箱冷藏,第二天加水揉一揉還能用,一點不浪費。有次跟釣友比拼 “最快上魚”,我用這配方從下竿到上第一條魚只用了 8 分鐘,他調漂加開餌花了 20 分鐘,輸?shù)每诜姆?br />
為啥說這是 “神仙搭配”?因為它抓住了野釣的 “痛點”—— 沒人愿意把時間耗在開餌上,大家只想盡快下竿,享受上魚的快樂。這配方不用發(fā)酵、不用粉碎、不用記比例,就像給釣魚人配了 “速食套餐”,拆開就能吃,還吃得香。上周在常去的野河,我碰到個大爺,他看我 5 分鐘就開好餌,非要學,教完他當天就釣了 10 斤,現(xiàn)在每次見我都喊 “師傅”。
其實釣魚本就該簡單點,沒必要搞成實驗室。那些復雜的配方、精密的比例,大多是商家炒出來的噱頭,野魚在水里活了幾十年,吃的就是河里的谷、岸邊的草、天上掉的蟲,哪懂什么 “黃金配比”?把簡單的東西用對地方,比啥都強。
你有沒有試過 “懶人配方”?比如用饅頭、餅干、方便面釣魚,效果咋樣?歡迎在評論區(qū)分享你的快捷釣法,讓大家出釣時能少點麻煩,多點上魚的快樂。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注冊
x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