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現在野釣的現狀就是魚越來越少、而釣魚人卻越來越多,這樣一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魚越來越難釣,我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吧。
我們沒辦法改變這局面,那就只能改變自己,要么調整心態,不要太在乎魚獲;要么就是提升自己的技術,用實力去換取更多的魚獲。
釣魚的技術非一日可成,新手小白不可能只靠幾篇文章幾個視頻就能成為高手的,所以不斷地學習、實戰是必須的。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,那么我有幾條建議可以參考參考,主要針對的就是釣魚人多、競爭壓力大的地方。
第一條:盡量早點出釣
如果一片水域資源尚可、同時釣魚人并不多,那不需要早起,你就是睡到中午都行,資源好就是可以為所欲為。
但如果這兩個前提少了其中一個,那我建議還是盡量早起,畢竟早起的好處太多了。
比如早起有選位的權利,去晚了別說好釣位輪不上,差釣位都不一定輪得上!
比如早起能趕上早口,而且我們一定要趕在魚覓食高峰期來臨前的一個小時,畢竟發窩也要時間。打個比方,某個地方的魚普遍在六七點開口,那你掐著時間去,六點趕到釣位,已經來不及了,因為發窩還得好久,等魚把窩料吃的差不多,覓食高峰期可能也就過了。
有人說冬季的魚開口時間長,整天都有口。
這話不假,但再怎么樣也會有相對集中開口的時間,而且不可能每天都有好魚情,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,可能就早上會吃幾口,太陽出來就起浮了。
當然,也不用特別早,你只要比別人早就行。
第二條:魚竿盡量用長、釣的比別人遠一點點
冬季不是非得用長竿,還是那句話,資源好、釣魚人少,你隨便怎么釣,這種情況下我反而建議能用短竿就用短竿,畢竟短竿操作方便。
但如果資源一般,釣魚人又特別多,尤其是每隔三五米就有一個人的那種情況下,我們該優先考慮長竿,按照我的經驗來看,這時候就是一寸長一寸強。
魚竿也不用特別長,一方面是用的太長太過顯眼,有些人會氣不過故意和你對抗;另一方面魚竿越長操作越不便,而且不一定好。
我的意思是整體上隨主流,但要比左右兩邊釣的稍微遠一點,哪怕遠個二三十公分都行。比如人家用5.4,你就用5.7,人家遠6.3,你就用6.6。
別看只有這一點點的差距,只要你的釣位不是特別差、技術不是特別差,總能比兩邊多釣幾個!
第三條:能打隔夜窩加打重窩,不能打隔夜窩就打小窩
隔夜窩絕對是制勝關鍵,在這種釣魚人很多的地方,只要你打了隔夜窩,那除非有人的位置特別好,否則很難釣過你,哪怕別人的技術略勝你一籌都沒用!
隔夜窩就是那么厲害,而且是天越冷越厲害,大水面、深水效果更突出!所以這也是我極力推薦的原因。
如果以上三條能同時滿足,那拿河冠的希望豆很大。
要是打不了隔夜窩怎么辦?記住,如果有條件打隔夜窩,一定要打隔夜窩,而且要打得多;但要是打不了隔夜窩,只能現釣現打,那策略就完全不一樣,需要少打才好。
很多釣友有個通病,一看釣魚人多、競爭大,會瘋狂打窩,窩料打得狠、補窩還頻繁,可這樣不僅不會有好魚獲反而更差。
如果兩邊瘋狂打窩,我們干脆不要打,就用長一點的魚竿釣遠,抽幾竿干散餌就行(餌料搭配之前寫過,昨天的文章里也有),但可以在干散餌料里放些小米,還可以加些添加劑增加味型。
第四條:魚情不行,果斷換位
這一點,玩臺釣的人很難做到,尤其是裝備多的釣友,由于換位置麻煩,所以干脆不換,哪怕一口沒有也依然死守。
但死守是沒有用的,尤其是魚活性比較差的冬季,死守多半沒有好結果。
一般來講,冬季作釣,如果你起的夠早,早上釣稍微深一點比較好(尤其是打隔夜窩,打隔夜窩也要打在深水)。
而到了九十點以后,太陽曬的比較久了、水溫起來了,那魚應該會去避風向陽的淺水草區,因為這種地方升溫更快!此時深水口必然很少,我們可以果斷換位。
釣魚人比較多的地方,肯定是淺水深水都有人釣,咱們可以多觀察一下,是不是早上深水出魚好,到了中午下午時深水口少、淺水口多,要是符合的話,盡早換位。
當然,實際情況可能會更復雜,比如到了中午以后,深水確實沒口了,但淺水的位置別人釣的也不好,可能是深淺交界處好、可能是草區好等等。
哪里出魚無所謂,反正我們跟著魚走,魚去哪里我們就搬到哪里,如果到處沒口,甚至可以換釣點!
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,希望我的分享能對大家有幫助,祝爆護、祝發財,另外天氣轉冷,請注意保暖,身體健康最重要。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注冊
x
|